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正文
当前短讯!绘本共读,点亮心灯,民大这个队伍太酷了!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时间:2023-04-08 07:07:40
字号:

在民大有这样一支队伍


(资料图片)

他们致力传递爱与温暖

将热忱化作对孩子们的责任

扬青春风帆 行志愿之路

他们用行动演绎着最好的芳华

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佳绩

简介

2022年9月17日,由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水利厅、省文旅厅、省卫健委、省应急管理厅、省残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圆满落幕,我校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爱孩子的书——绘本共读”志愿服务项目在大赛中荣获金奖。

2022年11月25日,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22年志愿服务济南交流会中,我校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爱孩子的书——绘本共读”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铜奖。

石榴籽志愿服务队是由学校56个民族青年师生自愿结成的校园志愿服务组织,现有注册志愿者3万1千余名。“爱孩子的书——绘本共读及延伸创意”绘本馆项目是对针对民大社区及其周边社区学龄前儿童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各民族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多对多的模式开展志愿服务。

2016年创立的“爱孩子的书”项目,目前已吸纳600余名家长、儿童会员,建成了中南民大东家属区绘本馆、湖北利川芳芳圆梦园儿童中心小型绘本馆,并相继在武汉市江夏区、硚口区,以及湖北黄冈市、广西德保县等地开展活动。“让更多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成长为终身爱书人,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初心。”项目创始人程烺表示。

六年如一,矢志笃行告捷

“石榴籽团队获得金奖是实至名归的”,项目指导教师李然老师这样说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自2016年创立至今,他们组织开展志愿服务2000余次,2万余名小朋友从中受益。疫情期间,研究生支教团更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关心关爱儿童。

“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不能出校,无法深入社区做活动。校内活动提案也被迫延期,那段时间,我们都很焦虑”,来自民社院的志愿者方玉婷说。

但方法总比困难多。志愿者们在吸取经验教训后,通常会选择通过变更场地、调整时间等方式随机应变。在活动开始前,通过线上方式收集儿童和家长参与活动的时间、类型偏好,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尝试在校园里开展活动,如在美术学院开展的“喜迎二十大,绘动新征程”涂鸦活动。

喜迎二十大,绘动新征程”涂鸦活动现场

“一个志愿项目能坚持6年,并且克服疫情带来的阻碍,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志愿者们热情高涨,每次参与活动都很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志愿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面对他们坚持不懈、排除万难的团队精神,李然老师给出了高度赞扬。

温暖陪伴,点亮阅读之灯

六年前,石榴籽志愿服务队通过多次走访民大社区,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综合调研后发现,社区里学龄前儿童较多,但有些家长工作较忙,也找不到很好的形式去陪伴孩子,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决定通过开展绘本馆活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促进亲子关系。

石榴籽志愿者们教小朋友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志愿者们以绘本玩、用、画、演为创意延伸,将传统文化手偶剧展演、民族知识文化讲解、绿色生态环保宣讲等带进社区。小朋友和家长在活动结束后反馈,原创手偶情景剧、图书漂流活动、益智游戏等最受欢迎,不仅可以活跃小朋友的思维,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

志愿者们还创作了《楠楠历险记》等系列绘本,旨在通过知识科普、手工制作、绘本借阅、多样化趣味教学等方式,为社区内学龄前儿童带去快乐和知识。曾参与绘本馆活动的志愿者梅心仪介绍道:“小朋友们既可以和同龄的小朋友共同参与游戏、绘制自己的绘本,也可以和志愿者们进行交流。不仅小朋友喜欢,家长们也很乐意将孩子带来绘本馆学习。”

志愿者陪伴小朋友一起阅读绘本

阅读是最好的陪伴,一个故事就能点亮一颗童心。“之前有一个小朋友刚来参加绘本馆活动的时候,不愿意与人交流。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下参加了几次活动后,他肉眼可见变得积极主动了起来,不仅主动社交,还会举手回答问题。他的家长跟志愿者反映,孩子从绘本馆回家之后开始自己读英语、看书。”李然老师认为,“爱孩子的书——绘本共读”项目的成效十分明显,能从孩子们身上的改变得到最直接的反馈。

绘本馆的小朋友兴奋地向镜头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专业赋能,述说民族故事

绘本共读志愿活动的组织者大多来自不同专业,擅长结合自己专业和专长设置每次的活动主题与内容。“爱孩子的书——绘本共读”志愿服务项目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小朋友在计科的志愿者的陪同下完成趣味实验

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曾经结合专业特长开展了一期“e智游戏,e起成长”活动,将科学实验以小游戏的方式带给绘本馆的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充分利用民族特色诗词、歌曲等元素,在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增强参与者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

“小朋友们乐在其中,家长们也一致认为把科学实验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的形式是第一次见到,让人耳目一新。”志愿者彭靖在回忆起这次活动时说道。

在绘本馆中进行“民族节日之泼水节”的手偶活动

来自民社院的志愿者们曾根据民族学特色在绘本馆中开展手偶表演活动,通过演绎民族传说故事的手偶剧本,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多民族文化知识。他们将傣族泼水节的由来编写成剧本,用表演手偶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随后通过播放相关动画片并进行讲解,以加深印象。据志愿者郑凤鸣回忆,手偶剧这种沉浸式表演可以从头到尾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有些小朋友还乐意将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带到绘本馆,在志愿者们和家长的协助下共同完成。

星火传递,共谱韶华赞歌

星星之火,亦有燎原之势。六年来,服务队的初心从未改变,一届又一届志愿者参与到“爱孩子的书——绘本共读”志愿项目当中,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阅读的种子。过去,3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到项目中;如今,新的志愿者源源不断加入,志愿精神仍薪火相传,赓续不断。

对活动的负责人之一白子豪来说,虽然策划组织一场活动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但活动结束后的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对活动参与者朱逸凡来说,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的身份,它代表着乐于奉献,用心服务的“学雷锋”精神。

“爱孩子的书——绘本共读”志愿项目不仅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创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共同语言和精神家园,还激活了社区养育功能,在社区中传播“我们的孩子,大家养”的精神,推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行动,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并为社区实体绘本馆的建设和发展探索经验,真正地推动社区成为儿童共同成长的整体综合性空间。

几位志愿者跟民哥南妹分享了他们曾经参与绘本共读项目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参加项目最大的收获是体验到帮助别人的乐趣,收获了小朋友们真诚的笑容。另外,在与家长、与孩子接触中提升了我们的沟通能力与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我作为志愿者在活动中增加了志愿服务活动经验,还交到了许多志愿者朋友。” 来自美院2020级志愿者朱逸凡由衷感慨道。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仅传递了爱与温暖,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也是‘助己’;既‘乐人’,也‘乐己’。所以,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参与。” 资环学院2021级志愿者白子豪说道。

“从精神上来看,我收获了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参与绘本共读项目使我迈出了为社会服务的第一步,和小朋友的接触也让我感受到了稚嫩和童真;从能力上来看,我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再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变得更加活泼开朗起来。”来自计科学院21级志愿者彭靖分享道。

念念不忘,定有回响!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在这个金秋收获了硕果,未来也会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服务与奉献中坚定理想信念。寒来暑往,岁月更迭,“爱孩子的书”项目的火炬会在一批又一批的民大人手中传递下去。新一届志愿者们将砥砺奋进,饱含对未来的希冀和向往,续写绘本育人的篇章,唱响无悔青春的赞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