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正文
焦点!罗大佑、把午睡打造成领域驱动设计创新-UMLChina建模知识竞赛第4赛季第6轮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6-22 18:37:21
字号:

DDD领域驱动设计批评文集

欢迎加入“软件方法建模师”群


【资料图】

《软件方法》各章合集

参考潘加宇在《软件方法》和UMLChina公众号文章中发表的内容作答。在本文下留言回答。

只要最先答对前3题,即可获得本轮优胜。第4题为附加题,对错不影响优胜者的判定,影响的是优胜者的得分。

所有题目的回答必须放在同一条消息中,方为有效回答。

1. [单选]本题1分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过度设计”,关于这个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造成“过度设计”的根源是建模人员懂得的知识太多,就像人背着几吨的重物干活,很难把工作做好。此时要应用断舍离原则,让人变得敏捷。

 B) 绝大多数“过度设计”说的根本不是设计问题,其实是“需求蔓延”,包括《人月神话》的作者表达的“过度设计”在内。

 C) 是否需要“过度”看具体系统,容易做的系统不用“过度设计”,不容易做的系统需要适当“过度设计”。

 D) “过度设计”之所以被批评,是因为耗费了很多精力。如果采用革命性的领域驱动设计创新,只需用最少的精力就可以产出最大量的设计。这时,“过度设计”的问题将被最小化,甚至不再存在。

2. [单选]本题1分

这个图中,用类似乌鸦脚的形状来表示实体在关系中的多重性为多,相当于现在UML的*。

请问,以下各人中,谁最早在数据建模中使用这样的形状?

【本题相关内容,之前我所发的文章有错误,不能用作答题依据。】

 A) Martin Fowler

 B) Richard Barker

 C) Gordon Everest

 D) James Odell

 E) Ringo Starr

3. [单选]本题1分

假设有同学阅读了《软件方法》或领域驱动设计批评系列文章,决定把午睡打造成领域驱动设计创新。

他先用“造词”法,把“午睡”改成“码农昼寐”。然后,他还想运用“割裂历史”法,请问,以下选项中,哪个做法和“割裂历史”法最匹配?

 A) 调查1000名程序员,比较他们在没有实践“码农昼寐”领域驱动设计技能和实践“码农昼寐”领域驱动设计技能之后的代码质量,结论是代码质量普遍提高。

 B) 建立“码农昼寐”圈子,互相宣传,并在各个城市巡回演讲。

 C) 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讲解中华文化中与“码农昼寐”的前身“午睡”相关的内容。

 D) 引入超大数据模型,研究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上班期间的各种工作休息策略……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变化,可以做到指定某人(例如阿里某P*架构师),计算出他上班期间的最佳工作休息策略。

4. [单选]本题为附加题,0.5分

以下图片是最近的新闻。

罗大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首歌提到过类似的情况,这首歌叫:

 A) 现象七十二变

 B) 我所不能了解的事

 C) 超级市民

 D) 未来的主人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