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传统文化的朴素浪漫中携手走向未来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经历史发展,诞生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美丽神话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如今更被视为“中国情人节”。
首先,七夕文化不止于爱情的内涵。对七夕节的理解,更要致力于传统美德和内生文化力量的发掘与弘扬,以此来平复人们心灵的浮躁,鼓励人们坚守真善美的生命准则。换言之,今天我们过七夕,重在挖掘和体悟其精神价值,让七夕传统文化迸发出新时代光彩,这对提振美好民风、提升国民素质、助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七夕节为我们提供了厚重的文化遗存。这种遗存包括爱情观、劳动观、进取精神、道德观、责任感等。概括起来,七夕节的文化价值集中于一个“德”字。不仅注重家庭伦理、夫妻忠贞、乞巧、祈福、成人礼,还包括关爱生命、保护弱势群体等诸多内容,含有丰富的文化元素、积极的价值观取向。七夕节不仅是浪漫的,更是传承弘扬美德、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掌握核心因素才能激励当代青年自强不息、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追求。
最后,七夕的文化价值,更体现在创新精神上。比如乞巧活动,表面上是乞求智巧,欢乐有趣,其实质上是展现生活幸福的创造。今天组织七夕乞巧活动,就要注重创新精神的传承,不断激励国人追求幸福,不安于现状,且代代传承,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而祈福,从根本上讲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安宁,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精神实质。今天我们过七夕节,应该注重挖掘和创造出更多的七夕文化,更好地滋养民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挖掘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体现的是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把传统的节日以网络中国节的形式展现,就是对传统节日继承中的创新,帮助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相融合,让传统节日迸发出时代光彩。无论用怎样的仪式去过七夕节,笔者都由衷的希望我们能够更加理解节日内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相生,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未来的事业。
沧州市运河区水月寺街街道办事处 庞艺璇
原标题:《【运河时评】在传统文化的朴素浪漫中携手走向未来》
标签: